泰拳即泰國拳術,是一門極具殺傷力的傳奇格鬥術,享有“五百年天下無敵手”的美譽;也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泰拳源於500年前的大城王朝時期,曾在素可泰王朝時盛極一時,如今泰拳風靡全世界,成為全世界格鬥愛好者喜愛和追捧的項目之一。因為泰拳運用身體四肢的雙拳、雙肘、雙膝、雙腳八個部位作為攻擊的武器進行搏鬥,故泰拳又有“八臂拳術”之稱。泰拳攻擊威力巨大,抗擊打能力強,是一種完全實用的搏擊技法,素以凶狠凌厲聞名天下。

 
 
 
 
 
 
 
 
 

 

 
 
 

 

泰拳即泰國拳術,是一門極具殺傷力的傳奇格鬥術,享有“五百年天下無敵手”的美譽;也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泰拳源於500年前的大城王朝時期,曾在素可泰王朝時盛極一時,如今泰拳風靡全世界,成為全世界格鬥愛好者喜愛和追捧的項目之一。因為泰拳運用身體四肢的雙拳、雙肘、雙膝、雙腳八個部位作為攻擊的武器進行搏鬥,故泰拳又有“八臂拳術”之稱。泰拳攻擊威力巨大,抗擊打能力強,是一種完全實用的搏擊技法,素以凶狠凌厲聞名天下。

 

 
 
 

 

 

 

據說,古時候,泰拳選手在比賽時會用粗棉麻繩將拳頭裹成一個球形,然後將雙拳浸泡在膠水中,再撒上碎玻璃或者砂礫,使拳套表面變得非常粗糙。後來因這種搏擊方式過於兇殘,容易出人命而被禁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在拳擊格鬥中泰拳拳法最為狠辣、致命的緣由。

 

 
 

 

泰拳起源
 
 
 
 
 
 
 
 
 

關於泰拳的起源至今沒有一種明確的定論,造成這種現象的一種原因是在古代泰國曾與緬甸多次交戰,而跟泰拳有關的大部分歷史文獻和資料都在古代緬甸軍隊攻陷阿瑜陀耶王朝都城時遺失,至今沒有明確的故事可以闡述泰拳的起源。同其它格鬥術一樣,泰拳的產生也經歷了從低級轉變為高級,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素可泰王朝時期
 

素可泰王朝時期,人們多以赤手空搏的泰拳拳法或結合手持武器一起使用對抗敵人,當時練習拳術的場所大多集中在寺廟、家中以及專門傳授防身技法的機構。

 
大城王朝時期
 

到了大城王朝,與緬甸、柬埔寨的戰爭直接促使了泰拳體系的形成。年輕男子必須學會使用武器以及赤手防身術,有專門的師傅負責教授技藝,由宮廷皇室逐漸流向平民。當時的劍術館非常有名,前去學習的人數不勝數,主要練習使用仿真武器,如木劍,人們將其稱為“木劍術”;除此之外,人們還會學習赤手防身術,稱為“泰拳”,結合使用兩套技法。當時的寺廟仍然是平民獲取知識與技術的主要場所。

 
吞武里王朝時期
 

儘管吞武里王朝只有短短的15年,但是在此期間,泰拳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段時期正值國家百廢待興之時,練習拳術多用於軍隊之中,因此也湧現出了眾多聲名大噪的泰拳宗師,鄭信大帝也有固定向泰拳宗師學習拳法。當時也已經出現了泰拳比賽,由來自不同地區或出自各門派的拳手相互切磋,可是還沒有製定出明確的比賽規則,直至另一方認輸,視為比賽結束,比賽多在寺廟中舉辦,拳手頭戴蒙坤、以巴加護臂。

 
曼谷王朝時期
 

泰拳在曼谷王朝十分流行,拉瑪五世皇朱拉隆功自幼就對泰拳特別精通,聞名全國。為了推行這項格鬥技術的發展,當時還頒布了許多對泰拳館和泰拳師的有利政策。後來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和傳入,泰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狂熱粉絲,西洋拳擊術也隨之傳入泰國。受其影響,泰拳的搏斗方法發生了改變,開始使用拳套,並為了防止拳師受傷增添了許多規則和護具。發展到現在,泰拳已經成為世界級格鬥術,享譽全世界。

 

 

拜師拳舞
 
 
 
 
 
 
 
 
 

在國際性的泰拳比賽中,有些外國觀眾對於泰國選手在比賽前奏樂起舞的行為很是不理解,甚至會拋去譏笑的目光,而這都源於對泰拳的不夠了解。在比賽開始前演奏傳統音樂並跳拜師拳舞,是泰拳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泰拳師以此來表達對這項古老運動的敬意和對勝利的執念。

 
 
 
 
 
 
 
 
 

 

 
致敬上師之舞
 
 
由於泰國人大部分信奉佛教,在泰拳比賽中選手在賽前都會通過拜師拳舞進行祈禱儀式。泰拳戰舞(Wai Khru Ram Muay),主要為了表達對師父的尊敬,所以又稱為「拜師拳舞」,Wai在指泰國的合十禮,Khru是梵語上師的意思,Ram指泰國傳統舞蹈,而Muay則是搏擊之意,所以泰拳戰舞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致敬上師的戰舞。
 
拜師舞伴樂
泰國本土拳擊格斗場上,選手上場時各披戰袍,在音樂聲中走進擂台,先合十向觀眾緻禮,然後擂台旁的樂隊奏起《戰樂(Sarama)》。早在阿瑜陀耶王朝時期,因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已出現拳手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拜師舞,所使用的樂器包括:镲、爪哇笛、印度式雙面鼓等,拜師舞常用的配樂為《戰樂》,比賽中常用的配樂是《Kaek Chao Sen》。
 

 

 

拳師聞樂起舞向天祈禱,由於師承和派別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拳館師派各有講究,祈禱形式也不一樣,有的屈膝跪地默默祈禱;有的伴著音樂起舞,展示雄姿。整個儀式包括拜師拳舞都是神聖的,選手們的心態也是認真嚴肅的,誠摯的祈禱比賽成功。拜師舞的寓意多為向自己的拳館致敬,向師傅和家人道別。古代泰拳還沒有成熟複雜化的時候,拳手出手狠厲,通常都是對戰後只有勝利方可以存活,也是這個道別儀式承傳至今的原因。它體現了泰拳手上場之前就已做好的生死覺悟。

 

 

 
 

 

 

拳手護身符
 
 

 

 
 
 
 
 
 
 

蒙坤和巴加是泰拳選手常用的護身符,是一種以結繩製成的飾品。由於不少泰國拳手篤信泰神,認為物品經念咒劃符作法後可以起護身作用,而蒙坤和巴加則是經大師加持過的護身符,可以保護選手,不過至今有部分泰拳選手只當作儀式的一部分。

 
 
 
 
 
 
 
 
 

 

 

 
蒙坤
 

 

蒙坤(Mongkhon)是一種頭飾,除了是護身符外,還蘊含著師徒之間的關係。泰拳師父收徒嚴格,而通常師父認為泰拳選手有足夠實力,成為頗具經驗的泰拳手後,才會將蒙坤授予徒弟,蒙坤各具特徵,有時甚至可以從蒙坤辨出泰拳選手的出身。在比賽前,泰拳選手會佩戴著蒙坤跳拜師舞,表達對師父的敬意,並在開始比賽前交予師父;需要留意蒙坤需要遠離地面,並且不可交予泰拳手和師父以外的其他人,否則會失去其意義和作用。

 

 
巴加
 

 

巴加(Pra Jiad)則是泰拳選手的臂飾,同樣被認為可以賦予信心和祝福。泰拳選手在比賽時仍然可以佩戴著,選手可能佩戴一條或兩條巴加,亦有些拳館會以巴加標示該名拳手的級別,與色帶制度相似。在傳統上,巴加同樣需要放置在較高的位置,倘若掉在地上或被人踏過,則會失去護身的神聖作用。
 

 

拜師拳舞的意義
 
 

拜師拳舞之所以沿襲至今,並不僅僅是因為習俗要求,它對參賽選手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有很大的影響。首先是定神,在泰國傳統音樂背景下,讓選手感受到這裡是像家一樣的地方,讓選手放鬆并快速調整心態。參賽選手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可以迅速進入良好的競技狀態。其次在身體上它起到了熱身的作用,泰拳選手在比賽中會無限施壓給肌肉和關節,熱身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拜師拳舞通過緩慢的擺動對選手身體和四肢做到了有效舒緩和通絡,可以使選手發揮的更好。
拜師拳舞對外則可以理解為一種示威行為,通過拳舞儀式展現自己的雄偉身型和精湛拳技。將自己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意志傳遞給對手,充分運用心理戰術提高自身優勢,以此來克敵制勝。除去心裡戰術的優勢,它還在國際擂台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泰拳與其它格鬥運動的不同,演示最正宗的泰拳儀式,表示對本國文化的尊重,並完成對外的泰拳文化輸出。

 

泰拳王子:播求•班柴明
 
 

泰拳王子播求,生於1982年5月8日,家鄉是盛產大象的素輦府。播求的父親是一位泰國職業泰拳手,在父親的影響下,播求在很小的時候也喜歡上了泰拳,8歲起就開始了泰拳訓練,13歲便進入波帕姆俱樂部接受正規的泰拳訓練,一直在刻苦訓練的播求在少年時期就已經在泰拳擂台上嶄露頭角,至今為止長達17年的職業生涯,播求獲得了無數榮譽和頭銜,其拳迷遍布世界各地,是當今泰拳界最有影響力的王牌人物。

 

泰拳招數
 
 
 
 
 
 
 
 
 

泰拳比賽的決勝條件是依靠技術、體力、策略和意志力的綜合。一個到達高境界的拳手可以做到技巧圓通,拳法變化無常,不局限於任何一種特定的招數,以此制勝。泰拳在世界範圍內有眾多狂熱粉絲,泰拳擂台上的招數主要分為拳法、肘法、膝法、腳法和步法。泰拳的招式中還含有泰國著名妖神鬼怪的姿態和典故名稱。甚至泰拳中還包含從傳統舞蹈中受啟發的元素,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獨特的、精深的武學體系。

 
 
 
 
 
 
 
 
 

 

 
拳法
 

泰拳的拳法主要包括正拳、擺拳和勾拳。其中正拳是直線出拳的打法,威力較大,速度也快,一般會直擊對手的面部。但是因為拳手在滑步跳躍時微微側身,帶著拳擊套的手在臉部附近的防守較為緊密,所以打出的直拳很容易被防守抵消掉。擺拳是拳手從左向右或者從右向左劃出弧線打出的擊拳方式,重點攻擊對手的臉頰兩邊,也就是左右腮的地方。擺拳比直拳的威力還要大一些,因為加上了手臂揮動的力量。揮動擺拳時切忌不可擺動幅度過大,否則影響出拳速度。最後一種勾拳又被分為平勾拳、上勾拳、側勾拳斜上勾拳等。這四種勾拳的擊打、發力方法、步伐和中心都大體相同,打擊威力不亞於直拳和擺拳。是可以通過步法和變換打擊方向來靈活進行有效攻擊的拳法,因其變化多端,比其它拳法難防禦和預測一些。

 

 
肘法
 

八體運動中的肘體,是用來和對手近身戰的有力武器。有人說肘法是泰拳裡面最具威脅性的武器,也是泰拳被評為最凶險搏擊技術的原因。在泰拳拳館中學習時,肘法通常會在最後教給學員,因為肘法非常的凶險並且技術含量非常高。肘法中含有掃肘、頂肘、挑肘和砸肘。具體操作取決於打出肘擊人的攻擊方向和目標位置。在泰拳的步法和身體節奏整體把握好之後再學肘法是最佳選擇,因為使出肘法時需要運用到整個身體和步法的配合,還有從跨步發力的完美應用。所以在身體不夠放鬆或者基礎拳法和步法沒有掌握到位時,建議先不要開始學習肘法,避免身體受到傷害,或者破壞已有的平衡感。

 

 
膝法
 

膝法是泰拳中具有極大殺傷力的拳法,一次有效強力的膝擊極有可能成功KO對手,直接成為獲勝方。膝法和肘法一樣,也適用於內圍貼身戰術,找准時機,有效地膝擊可以極大的削弱對方的戰鬥力。同時膝法對於身體的柔韌度和協調度要求非常高,因為膝法要用到支撐重心的雙腿去攻擊。膝法一般分為正頂膝和側頂膝,腰部和臀部重點發力。膝法也是泰拳腿法的靈魂,如果膝法沒有辦法好好掌握,那泰拳的腿法也將會是個難題。

 

膝法不僅在進攻上面有很大的威懾力,在防守上也有著不可低估的力量,選手可以利用膝部去阻擋來自中下路的踢擊。練習膝法的時候要注意雙手的配合,也要考慮到使出膝法之後失誤的迅速補救措施,否則很容易被對手鑽擊空的空檔。

 

 
腿法
 

泰拳腿法包括前踢、蹬踢、掃踢和後旋踢。其中比較有泰拳特色的腿法就是蹬踢,蹬踢又被分為探蹬、猛蹬、阻蹬、封蹬、反蹬、衝蹬和後蹬。拳王播求班柴明就是將蹬踢使用的出神入化的一位拳手。用全力蹬踹對手時,攻擊性極強,但是也要注意快速收退調整節奏,增強防守。後旋踢又被稱為“鱷魚擺尾”,有出奇制勝的意思。

 

腿法如果掌握的良好,力量驚人。腿法可以通過踢腳靶、空踢、踢沙袋或與教練對練來練習。在泰拳中,想要力量驚人的腿法,就要穩固重心,出腿時時機要把握好,全力以赴出腿,速度要快,下盤要穩,收腿也要一樣的迅速。一次完美的腿擊需要重心、力量、速度和準確性的完美融合,而想要這樣的腿法需要大量的出腿訓練和力量訓練,不是簡單短期的訓練就可以達到的。

 

 
步法
 

泰拳的步法是一切泰拳招數的基礎,是所有泰拳手開始學泰拳的第一堂課,也是必修課。如果一個人學不會如何正確的,有節奏的踩踏步法,那他學再多其它的招數也是無益,因為步法是泰拳招數的基石,是發動任何攻擊的原始動力。步法並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姿勢,大多都是雙腳前後開立,然後將重心放在選手的正中心,雙膝略微彎曲,前腳後腳跟離地,後腳踩實。

 

泰國最傳統最著名的步法就是三宮步,從字面上的意思說就是雙腳呈三角形,在前後左右滑步時也按照三角形為運動軌跡來換步,三宮步是所有泰拳選手必須要反復多次訓練的步法,是整個泰拳體系的基礎,包括進步、退步、左移步和右移步。步法重在靈活掌握節奏,和調整身體平衡。

 

攻略——五館歸來不看拳
 
 

拉差達慕泰拳館IRajadamnernBoxing Stadium

拉差達慕泰拳館成立於1945年,隸屬於王室,這裡是泰國歷史最古老、最著名的泰拳觀賞場所,也是泰國極富建築特色的美麗建築之一。目前,拉差達慕泰拳館有著世界級比賽標準拳擊台,裡面配有空調給拳手和觀看有者舒適的體驗。這家泰拳館每天約賽10場,許多有名的泰國拳手和國際拳手在這裡比賽。比賽的規則與其他的泰拳館一樣是3分鐘5輪制,每輪之間有2分鐘的休息時間。如果沒有被擊倒,由擂台外的3個裁判打分,決定勝負。

地址:曼谷邦巴沙都拍區拉差達慕路

門票:三等座席1000泰銖、二等坐席1500泰銖、一等坐席(擂台四周)2000泰銖

比賽時間:每週一、週三、週四、週日

 

倫比尼泰拳館ILumpinee BoxingStadium

倫比尼泰拳館成立於1956年,隸屬於泰國軍方。原址位於拉瑪四世路,在輕軌-倫批尼(Lunpinee)站附近,交通非常方便,容易到達,但因為相關部門覺得該場址有點老舊,所以2014年2月就搬到靠近廊曼機場附近的新場館。該館和隸屬於泰國王室的拉查達慕泰拳館可謂是泰拳比賽館“雙壁” 。每週二、週五和周六約有10場比賽,從輕量級和一些不知名選手的比賽開始,到最後是當晚最精彩的壓軸戲。此外,體育館內有泰語版和英語版的節目單介紹拳手情況。

地址:曼谷曼卿區拉明特拉路

門票:三等坐席1000泰銖、二等坐席1500泰銖、一等坐席(擂台四周)2000泰銖

比賽時間:週二、週五18:30週六17:00 20:00

 

MBK商場泰拳館IMBK Fight Night

MBK商場泰拳館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免費觀看泰拳表演,該館在每個週三晚上6點到8點半舉行比賽,每次最少有6場比賽。和前面介紹的二個拳館不同的是,這個泰拳比賽的場地是露天的,沒有冷氣,但位於曼谷市內的中心地段,交通方便,只要乘坐輕軌BTS到國家體育館站(National Stadium),出站後下天橋就可以到達,若是想看一場泰拳比賽,就歡迎您來MBK商場泰拳館吧。

地址:曼谷巴吞旺區帕亞泰路

門票:免費觀戰

比賽時間:週三晚上18:00-20:30

 

電視七頻道泰拳館IChannel7Boxing Stadium

電視七頻道泰拳館位於帕鳳裕庭路,靠近輕軌奇隆站(ChitLom)站和地鐵乍都節站(Chatuchak),步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該館是位於電視台內的運動場,每個禮拜日舉行泰拳比賽,開場時間為中午12點左右,免費入場。每次有五到六場比賽,最重要是現場進行的每場泰拳比賽都會同步直播,沒機會到現場觀戰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在電視七頻道觀看。因為臨近亞洲最大的周末市場—恰圖恰週末市場,來這裡觀看泰拳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去該市場逛逛,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地址:曼谷蘭實帕鳳裕庭路

門票:免費觀戰

比賽時間:週日中午12點開始

 

MX泰拳館IMXMUAY XTREME

MX泰拳館是亞洲歌萊美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檔節目,場館位於曼谷阿速克區素坤逸路21巷。每個週五晚上9點到11點在泰國數字電視台One31和YouTube上免費直播的新式泰拳比賽,觀眾可以選擇在線收看,也可以來到現場為選手加油助威。每次直播還有重要的貴賓或明星來現場看比賽。MX泰拳比賽遵守泰拳比賽規則,允許以拳、腳、肘、膝攻擊對手。比賽時間為3分鐘,3回合。此外,拳手還包括泰國拳手和國際拳手,所以每場比賽會有泰語版和英語版的節目單介紹各拳手情況。

地址:曼谷阿速克區素坤逸路21巷

門票:免費觀戰

比賽時間:週五晚上21點開始

arrow
arrow

    泰國曼谷房地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